古樹名木
在伏牛山深處的西峽縣米坪鎮石門村,有一株七葉樹古樹。此樹高約28米,胸徑2.2米,需五人合抱;樹幹自2.9米處分生出3個巨大的枝杈,直徑均在1米以上,托舉起濃綠匝密的樹冠,冠幅近800平方米。尤為奇特的是,在主幹2.5米處有一大洞,很像一隻眼睛注視著天空;另一側從自1米處向上開裂至分叉處,往裏看樹幹中空,可容下五六人,似展其滄桑曆史。據河南省權威林業專家認定,該樹樹齡在800年以上,可稱得上是中原第一、全國罕見。
七葉樹又名梭欏、天師栗,因其葉為七出掌狀複葉而得名。七葉樹是名貴觀賞樹木、藥用植物,為世界十大優美行道樹木之一。七葉樹原產於印度,隨佛教傳入我國。相傳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於七葉樹下,故有“佛門寶樹”美稱。該樹樹幹挺拔,樹質極佳,葉如手掌,濃綠肥大,花朵穗狀,潔白醒目。每年5月花期,長達25厘米的穗狀花布滿樹冠,如飛雪點綴。金秋時節,核桃般大小的果實倒懸枝頭,耀眼奪目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七葉樹果實消腫脹、治頑疾,為常用中藥。近年來,從果實中提取的活性成分——七葉樹皂甙,又被臨床用於治療心血管病、顱損傷等疾病,效果奇佳。
七葉古樹是曆史的見證、生命的奇跡,受到了當地村民的敬重厚受。逢年過節,人們燒香供奉,祝願它生生不息、永葆青春,並在它旁邊立起一座保護牌,以警示世人。古樹也默默回報著善良樸實的村民,每年結果1000多斤,價值3萬多元。
西峽縣林業主管部門積極引導當地群眾依托資源優勢,發展七葉樹苗木產業,實現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。如今,古樹周邊的苗木基地規模大、規格全、遠近聞名。整個西峽縣的七葉樹的苗木基地發展到近萬畝,總量近2000多萬株,成為全國知名的七葉樹苗木集散地。
滄桑古樹續寫著傳奇,人們在實現著它子孫繁衍、長盛不衰的美好願望……南陽日報(通訊員 王建中 聶勇波 樊曉普)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